长城的12个关口-ag九游会登录
摘要:明朝的时候,外长城是北疆国界上的第一道防线,内长城是保卫华北的第二道防线,内三关长城上是守卫京城的贴身防线。
明朝的时候,外长城是北疆国界上的第一道防线,内长城是保卫华北的第二道防线,内三关长城上是守卫京城的贴身防线。长城内三关,自西南向东北,依次是倒马关,紫荆关和居庸关,它们是北京的门户,与京城的安危息息相关。
出了北京就是河北,这一次,我们直奔易县的紫荆关。
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返。”战国末年,荆轲唱着这首歌,离开燕国去刺杀秦王。荆轲没有回来,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为他修建了一座衣冠冢,辽代在那里修建了寺庙和砖塔,至今人们称之为荆轲山和荆轲塔。在易县,我们首先去参观了荆轲塔,抬头仰望这座十三层的古塔,像一把利剑插入了天空。
秦始皇躲过了荆轲的利剑,不久他吞并了燕国,统一了中国,把秦长城修到了易水河边。从那时起,在这段长城上就设有一个关口,扼守着从太行山通往华北平原的一条要道。到了成吉思汗东进时,蒙古人在北京城外的居庸关受到金人的顽强抵抗,久攻不克,成吉思汗转而南下夺取了这个叫做紫荆关的关口,从关内北上,两面夹攻,终于拿下居庸关,占领了北京。
无疑,成吉思汗和金国的这一战,给明王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明朝时紫荆关被修建成一个城外有城、墙外有墙的军事防御体系,曾有近万米的城墙,形成了几个城圈,据说从空中看,整个关城像一朵盛开的梅花。紫荆关和居庸关、倒马关一起,构成了保卫京师的内三关防线。
不过出人意料是,蒙古人又一次突破了重点防守的紫荆关城,兵临北京城下。
明英宗决心效仿祖先,御驾亲征,他冲出长城去攻打蒙古人,不幸在土木堡被对方活捉。蒙古人假意送英宗回京,骗取紫荆关守将打开城门,进入关内,直抵北京。京城的军民奋起抵抗,同时立明英宗的弟弟为新帝。蒙古人要挟不成,又怕被切断退路,只好退回长城以北。不久英宗皇帝逃回北京,被软禁了七年之后,发动政变重新夺取皇位。这一戏剧化的事件,被称为“土木堡事变”。此次事件,在明朝中期掀起了一次修建长城的新高潮。
我们沿着保定到大同的公路西行,按照gps的指示,车子停在了公路边。原来,这条公路是挖断长城修建的,公路的一侧,一段残长城挂在山坡上,裸露着断裂面,公路的另一侧,是隐身在村庄里的紫荆关城。
村边的几段城墙,还有南北两座城门,倒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围合。南门上嵌着“荆塞金城”的四字石匾,告诉人们,这里曾有一座坚固的关城,周围的山上开满了紫荆花。北门上嵌着“河山带砺”四个字,意思是从这里看过去,河流像是衣带,山峰像是磨刀石,这样的语气,让人想象当年关城耸立,是何等的威风凛凛。
从门边的马道可以走上残存的城台,远眺群山和田野,俯视村庄和河水。从清朝时起,紫荆关已失去原先的军事地位,渐渐没落。我从网上看到,这一带地处山区,物产有限,交通不便,经济发展缓慢,目前仍是河北省内较为贫困的地区。我还看到介绍,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扶贫措施,正在努力缩小贫困的差距。
倒马关和龙泉关
从易县继续往西,进入唐县境内。道路渐渐狭窄,车辆却不见少,多是来来往往的大货车,车辆交错时经常要停车避让。
终于看到一块“万里长城倒马关”的石碑,我们拐进路边的村庄。在村中主路的一端,有两段残长城,一段充作了人家的院墙,另一段前面撑着两顶遮阳伞,是一处卖水果、蔬菜和散装糕点的食品摊点。我们走进村委会打听情况,工作人员告诉我们,倒马关城现存的遗迹只有这两段城墙,还有院中的一块石碑,是明朝于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记录。她告诉我们公路对面的山上还有残长城遗迹,热心地把我们带到了上山的路口。
上山的路上,只有我们一家四口,和一群山羊。羊群簇拥着向山上跑去,其中身材高大的一只,总是挡住我们的去路,让群羊先行。我们走到山顶,看到羊群散落在一座塑像下,这是一尊北宋杨延昭的塑像。传说当年杨家将镇守边关,他曾巡视至此,战马在险峻的山路上滑倒,是倒马关名字的由来。一道残长城从杨延昭脚下蜿蜒伸向远山,长城由片石垒成,已严重塌毁。我们小心翼翼地走上去,俯视山下的村庄,看得出,倒马关也是典型的在两山之间山谷之中修建的关城。
倒马关最早建于战国时期,在东汉时期和北宋时期曾是边关要塞,有“铁关”之称。明朝大规模扩建倒马关,将它列为内三关之一,以增强京城的防线。根据我们刚才见到的那块石碑记载,那时候这里的关城依山而建,周长2.5公里,墙高10米,颇具规模。不过,如果说我们在紫荆关还找到了一点关城的感觉,此时在倒马关,我们只看到了长城依稀的影子。
半年以后,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见到了内长城上的一个关口龙泉关。
那时,我作为志愿者参加一个中国乡村建设调查的项目,来到了唐县以西的阜平县。在阜平,许多原先生活在山区的农民,正在向政府组织建设的安居小区搬迁,小区里水、电、气等设施齐全,就医和上学也不再遥远。我们到龙泉镇参观一个安居小区,沿着镇上的老街走到尽头,迎面看到一段残长城。
这是一座砖拱石券的门洞,门洞上挂着一块红色木板,写着“龙泉关”三个字。几个孩子在旁边的土坡上玩耍,沿着土坡可以走到门洞的顶上。从另一侧下来,竟然走进了人家的院子。主人笑着说,“下来吧,没关系。”于是我们穿过院子,又回到城门洞前。
绕着这道不足20米的残长城转了几圈,我看到门洞上架着红灯笼,城墙上挂着玉米和南瓜做装饰,还贴着一张龙泉关的简单介绍。龙泉关位于倒马关以西,内长城从这里由河北进入山西。关城始建于明英宗时期,最初只有下关城,而我们看到的这个门洞属于上关遗址,建于土木堡事变之后。上关城曾经周长2.5公里、墙高12米,由重兵把守。
在长城龙泉关,我认识到一个事实。明朝400多个关城,能完整保存如山海关与嘉峪关的,或者修葺一新如黄崖关和雁门关的,毕竟是少数,绝大多数只留下关址和少许遗迹了,比如外长城上的宁武关和偏头关,比如内长城上的紫荆关,倒马关和龙泉关。我很幸运,能亲眼见到这些正在消失的关城,我希望,记录它们的样子,是我对它们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。
(作者简介:张一帜(harry zhang),男,2004年出生,自幼在加拿大长大,2013年回到中国,现为清华附中国际部11年级学生。爱好旅游、摄影、人文地理、历史文化、影视制作、写作等,是中国长城学会会员,走遍长城十二座关口,拍摄了大量的图片,并用中英文撰写了游记。)
责任编辑:李雨恒